来源:福建日报 2023-11-20 关键词: 家政养老
莆田着力解决老年群体的居家保健、生活照料问题,打通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的最后一公里——
养老不离家 服务跟得上
适老改造 按需定制
近日,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坑边巷,记者随社工来到86岁独居老人林志华家中探访。儿孙定居省城,平日里,街坊邻居、社区工作人员、社工轮流上门看望她。
“大家都很惦记我,前段时间还给我送了好多东西,我最喜欢这根拐杖,功能多着呢。”林志华高兴地展示一根多功能手杖,轻推手柄上的按键,手电筒亮起,再往后推,求救警报响起。“下面的按键是控制收音机的,打发时间可好了。”
今年5月,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工登门,拿出一些改造项目让林志华挑选。“老人们选的都是自己喜欢、实用的,我们也会适当给些建议。”莆田市至善社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林素钦说,林志华家里已经配了电动升降床,这次她选了防滑垫、沐浴椅、助行器和多功能手杖。
为确保室内适老化改造精准匹配老人需求,社区民政专员、社工专程上门,提前入户摸底,了解老人需求,上报至民政局汇总,形成改造清单。民政局初步确定年度改造套餐后,再由村(居)分发给老人,由老人自行搭配选择改造内容。
“适老化改造项目均是按需定制,每名老人的倾向不一样,每年改造的项目也不一样。”英龙社区民政专员傅花桃告诉记者,今年各县区有100个名额,改造成本为1000元/人。“通过居民点单的形式,我们将免费服务送上门,让老人在家就能用上完备的助老设施,享受更加舒心的居家生活。”
家住秀屿区笏石镇珠坑村的辛文考今年90岁了,因腿脚不便,长期卧床,起身、下床都需要旁人搀扶。今年9月,他的子女通过适老化改造项目,为他申请到一张医用护理床。“原来睡的木板床已经淘汰了,这张护理床设置了扶手,床板也能调整升降,用起来十分方便省力。”对此,老人的家属十分满意。
近年来,莆田市以散居特困、低保家庭中的80周岁以上和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,对老年群体的生活空间、助老用品等进行适老化改造,经过民意调查、产品征集、统一采购、入户配送、档案收集等流程,实现对适老化改造全流程管理,提升老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。2020年至今,全市累计改造3083户老年家庭,投入资金近300万元。
服务上门 关爱延伸
“擦个身舒服多了,辛苦你们跑一趟。”近日,在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郭阿志老人家中,社工刘丽星和同事为患病卧床的他擦身按摩后,整理了家里的卫生,又为他熬了些瘦肉粥。
郭阿志是村里的低保户,患有肢体残疾,上月因突发脑梗瘫痪在床。刘丽星和同事每周上门一两次,为他按摩、擦身、打扫屋子。“受民政部门委托,我们专门为孤寡、残疾等特殊老人提供生活护理、帮助。”刘丽星来自厦门市鹭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,据她介绍,除了简单的家政服务,他们还会带上专业理疗师,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针灸、艾灸、按摩等理疗服务。
近年来,莆田市民政局牵头8家单位联合建立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,并发布《探访关爱服务职责任务清单》。当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,为七类老年人(特困供养人员、低保对象、脱贫户、重点优抚对象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、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)开展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。
“我负责的是仙游鲤城街道3个社区,一共有100多户老人家庭,我们逐户走访询问,分门别类收集需求。”仙游县同行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玉贞说,两周以来,她已经走访了50多户,做了大量的信息记录,为后续开展个性化服务打好基础。
为满足老人“养老不离家”的需求,今年莆田市共投入资金1063万元,引进南京禾康、厦门金霞辉、厦门智宇、莆田颐嘉乐等7家专业机构,每月为超过5万名的七类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。
“专业机构发挥自身优势,为老年人带去一站式、多元化养老服务,包括匹配手机一键呼叫、建立基本信息和健康档案等,还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急、助医等上门、代办服务,老人在家就能享受专业照护服务。”莆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林婷婷介绍说。
莆田还建立了以村(居)干部、助老员、网格员为主体的特殊困难老人服务队伍,发挥近邻、熟人优势,开展探访关爱行动,动态掌握老人的居住环境、基本需求等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探访关爱服务4307名老人,后续将逐步延伸覆盖全市近1.8万名困难老人。(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程天宇)
记者手记
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更多支持
受传统观念、生活习惯的影响,大部分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。如何提高对这些老人的照护水平,减少和预防老年人独处时的风险意外?作为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之一,莆田一直在努力探索。
莆田市目前在档的重残等七类老人共有17699名,其中有不少老人要靠辅助才能完成日常起居,他们对于居家养老护理有着更强烈的期盼,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、提供上门服务,是保障他们基本养老需求的重要举措。
然而,居家养老护理属于高投入、低回报行业,纵使地方政府部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第三方服务,但由于服务对象多、探访频次高,人均测算服务费用仅几元钱。记者在采访时,就有社工机构负责人表示,要想提供高品质的上门养老服务,难以长期坚持。
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,养老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现实问题,也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。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,需要政府支持、社会关注、大众参与。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尤其要向重残、低保等特殊老人倾斜;优化配置民政、卫健、残联等单位的资源,确保老人困难有人及时帮;在审批、税费、人力资源等方面,为养老专业机构、企业提供更多扶持,激活养老服务市场。此外,民间公益组织在养老事业中可发挥重要作用,相关部门应将这支力量纳入统筹规划,引导它们发挥特长,形成全社会关爱、扶助老年群体的氛围与合力。